快訊

    曾文生:台電不是神!有風險的東西都無法100%安全無虞 現在不是核三公投時機

    2025-08-21 10:43 / 作者 吳馥馨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資料照。陳品佑攝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核電延役要做很多安全檢查,這是透過科學程序將核電廠所有弱點都做一次檢驗,更換、補強、調整後,才能說明風險降到多少百分比,但這也無法100%保證安全無虞;這不只核電廠,所有有風險的東西都是如此。因為,台電「不是神!」

    曾文生指出,台電公司依照科學程序把工作做好,做好安全檢查,再找到核廢料處理方式,最後才是由人民透過公投決定國人要不要承擔這樣的風險,這才是公投的選擇。

    曾文生日前接受《有話鏡來講》專訪,節目昨晚(8/20)播出。他在節目中重申其論點,或許核電廠延役與否,最後還是需要由公投來決定,但舉辦公投的時間,不是這個時候。

    曾文生表示,核電廠是在安全檢查,並做一定程度評估後,再向國人說明,核電廠若要重啟,狀況會是如何?會有什麼程度的殘餘風險,若發生機率低,再透過公投程序,由國人決定要不要接受。

    核廢處理不易 長期貯存也有經濟成本

    至於核廢料問題,曾文生表示,全世界處理核廢料都有一定程度困難,主要是北歐的芬蘭和瑞典,據台電同仁近期赴芬蘭考查,那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包括要建一個隧道,旁邊還有屏障土,再將高階核廢料放入;由於高階核廢料的衰變期很長,因而要確定這段時間地殼不會變動,也要防止其被有心人做成核武器。既要對抗天災,也要對抗人禍,是一件有挑戰的事。

    曾文生表示,台灣地質是否適合處理核廢,他不適合直接評論;但援引中央大學教授李錫堤所說,地球的地殼一直還在運動,台灣位處地震帶,周邊板塊也一直還在擠壓。

    他也提到,核廢處理也是經濟問題,高階核廢儲存都是數以萬年計,這麼長的貯存時間,你要花多少人力對看著它、保護它,那它要花掉多少錢?如果這些經費換算回來,現在的發電成本是不是划算?

    另外,核電廠附近會不會有活動斷層?曾文生也說,活動斷層的錯動,對電廠造成安全危險,這才是重要的。

    不是所有綠電每度都高達7.75元

    針對支持核電重啟者,抨擊台電外購的再生能源每度高達7.75元。曾文生也解釋,那只是局部的,不是所有再生能源都這個價格,只有最早期的離岸風電3GW容量,而且是以「前高後低」的躉購價格才會這麼高,20年平均價會降到5.51元。而現在看每度5塊多的電價好像滿貴的,但20年後還是5塊多,他不會再漲價了。

    外界也批評台電大量採用天然氣發電的政策,曾文生表示,包括中東、德國都在投資新天然氣機組,全世界都在搶,而台灣前幾年就開始投資天然氣機組,相信未來對台電的經濟效益絕對非常正面,他有「非常高的信心」。

    不是所有光電都是弊案

    曾文生也表示,他認為台灣的再生能源政策就是土地使用管理政策,因發展再生能源需要空間,土地使用管理就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只不過,主要權限都在地方政府,甚至鄉鎮公所,故而審查能力有限。

    他坦承,在再生能源的土地使用管理上面,確實還要再加強,也確實有些弊案,這不用否認。但是否是所有光電都是弊案?其實並沒有;而且政府也誓言要查綠能弊案了。反倒是,業者總在反應,每每被地方索要回饋金,因而讓回饋金制度合理化、制度化、透明化是當務之急。

    至於光電躉購制度下讓台電成本居高不下,曾文生表示,電業法已修法,若能形成交易市場,不再由台電保證價格收購,就能讓市場決定,不用政府定價了。

    靠緊備機組躲過限電 占全年發電量0.2%以下

    針對台電今年5月啟用興達、大林等緊急備用機組發電;曾文生再次解釋,這是5月17日連續跳掉4部大型機組,損失300萬瓩,占備轉容量率8%至9%才緊急啟用。占全年總發電量不到0.2%。而若當時沒留下這些緊備機組,恐怕就要上演全台大停電了。

    空污方面,曾文生表示,台電燃煤機組只剩下排放與天然氣電廠相當的超超臨界機組,近來空污減排已大減7成,但外界卻將台電的減碳努力一筆抹煞,並直接歸因沒有使用核電,這不是事實。

    曾文生也說,政府所謂10年5,000億的電網強韌計劃,錢不是直接補貼給台電,其中2,500億是增資台電;也因此台電資本額已膨脹到5,800億元,是台積電的2倍之高。但若當初2,500億是直接撥給台電打掉虧損,台電財務就不會這樣了。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