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專院校延修生創21年新高 陳學聖:部分擔憂畢業即失業

    2025-04-12 11:11 / 作者 周志豪
    總統賴清德。總統府提供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稱青年是攸關國家發展潛力的關鍵世代,國家要讓青年懷抱夢想與希望。但國民黨智庫召集人陳學聖今表示,112學年度大專院校學士班及專科延修生人數與占比,創下92學年度以來新高,背後可能存在資源落差與不平等問題,賴應解決。

    據教育部統計,大專院校學士班及專科延修生人數與占比持續上升,從92學年度的37581人、11.61%,上升至112學年度49079人、18.29%,創21年來新高。在過去21年間,大專校院及專科學生人數因少子化大幅下降,但延修生人數卻反而逆勢成長超過三成,占比更也增加6.68百分點。

    進一步分析,112學年度延修占比最高者是五專男性延修生,達24.19%,較前一學年度增加2.98%;其次為大學四年制男性延修生,占比22.4%;而大學四年制及五專的女性延修生,也分別有16.33%及16.29%。

    而「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統計,112學年度日間學士班以下延修生申請原因,以「畢業學分未修滿」佔74.9%為主,其次為「未通過畢業門檻(條件)」佔15%。依教育部定義來看,前者多與轉系、轉學、休學復學等因素有關,後者則與畢業門檻的語文檢測、畢業論文、證照考試、實習與服務學習等未完成有關。兩項加總,112學年度合計占比為89.9%,111學年度亦高達90.8%。

    陳學聖表示,雖部分延修與學生個人生涯規劃有關,但亦不排除部分是因課業困難、選課機制、相關支持資源不足或因經濟、心理壓力等非自願延修情形;亦可能有因擔憂畢業即失業,而選擇先延畢情況。

    陳學聖呼籲,政府應正視延修情況所反映出的高教環境困境,以及青年所面對的就業困難問題,積極協助大專校院強化學習、心理與實質資源支持與協助,並強化就業輔導與媒合就業資源,由政府與學校成為青年學子的後盾,讓青年真正「懷抱夢想與希望」,避免教育制度在無形中擴大社會資源不均與資源落差。
    周志豪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