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鄭南榕1069項史料捐出 葉菊蘭嘆「民主脆弱」:不想回到天羅地網監控年代

    2025-04-07 21:02 / 作者 林佳鋒
    國史館致贈《鄭南榕獄中日記》新書給葉菊蘭(中)、鄭竹梅(左)。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與鄭南榕基金會今(4/7)舉辦《鄭南榕獄中日記》新書發表座談會暨史料捐贈儀式,鄭南榕遺孀葉菊蘭表示,台灣的民主仍很脆弱,隨時有可能會失去言論自由的空間,「我們不想回到那個天羅地網的監控以及因為言論而坐牢的年代,鄭南榕留下的獄中日記,讓我們思考未來該如何走」。

    鄭南榕於1989年4月7日自焚殉道,今天滿36年。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指出,國史館承接鄭南榕基金會捐贈大量史料,已完成入藏的包括鄭南榕推動的519綠色行動、新國家、二二八平反等3大運動,還有《自由時代》系列雜誌等1069項珍貴史料。

    陳儀深表示,鄭南榕的入獄案在1980年代並非單一事件,當黨外人士逐漸走向組黨之際,與國民黨當局的關係愈形緊張,而當局對他們的防制,若是採取誹謗案或違反選罷法這類「非政治性」的理由來處理會比較沒有爭議性,所以這本新書的「附錄」所選錄的《外交部檔案》中,包括外館的報告,以及與新聞局、法務部往返的公文,可凸顯《獄中日記》的時代意義,及其在黨外民主運動中的地位。

    陳儀深強調,鄭南榕精神是台灣社會的共同資產,研究鄭南榕就是研究台灣自由化、民主化過程的重要部分,期許國人共同努力。

    葉菊蘭致詞時回憶,過去她曾每周到台北看守所送菜,設法告訴鄭南榕外界資訊,鄭南榕藉這些資訊思考雜誌社未來方向,以及台灣的整體未來。

    葉菊蘭表示,時至今日,台灣的民主仍很脆弱,「我們隨時有可能會失去言論自由的空間,我們不想回到那個天羅地網的監控以及因為言論而坐牢的年代,鄭南榕留下的獄中日記,讓我們思考未來該如何走」。

    鄭南榕的女兒鄭竹梅致表示,這批史料保存36年,要捐贈出去時,心情上非常不捨,只是考慮到目前是該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因為這些史料關係到國家如何記憶鄭南榕,國家又該如何記錄那個世代。把史料捐出來,可以更完整地讓人民使用。
    林佳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