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口罩廠送愛到烏克蘭 愛沙尼亞國會議員:「Taiwan can help」不是口號

    2025-02-04 22:45 / 作者 李佳穎
    外交部舉辦「華新醫材及台灣康匠捐贈口罩予烏克蘭及愛沙尼亞典禮」 。李佳穎攝
    外交部今(2/4)日舉辦捐贈口罩儀式,由華新醫材與台灣康匠共同捐贈111萬片口罩到烏克蘭與愛沙尼亞,並由外交部負擔海運費用。對此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裴客多(Kristo Enn Vaga)大讚,「台灣能幫忙,台灣正在幫忙」不只是口號,而是實際行動的體現。

    華新醫材與台灣康匠共同捐贈111萬片口罩到烏克蘭與愛沙尼亞,其中100萬片口罩由愛沙尼亞政府協助運往烏克蘭的醫院與前線部隊,11萬片留在愛沙尼亞,外交部將贊助海運費用。外交部次長吳志中說明,這些口罩將主要提供給烏克蘭戰場前線的服務人員及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

    見證捐贈儀式的吳志中表示,兩家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再次向世界展現「台灣能幫忙,台灣正在幫忙(Taiwan can help, Taiwan is helping)」,儘管台灣與愛沙尼亞、烏克蘭在地理上相距遙遠,依然團結一致反對威權擴張,姑息只會助長侵略,唯有團結,才能有效嚇阻威權國家。

    吳志中一一列舉,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台灣已與愛沙尼亞、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及其他理念相近國家合作,推動對烏克蘭的人道援助計畫與重建工作,包括去(2024)年在波蘭捐贈了台灣製造的發電機與2600台筆記型電腦給烏克蘭。

    此外,台灣駐拉脫維亞代表處也在愛沙尼亞提供110萬歐元,支持興建烏克蘭流離失所家庭的住宅;外交部已投入超過1.3億美元,用於橋樑、醫院、教堂及學校等基礎建設專案,各界民間捐款已超過3200萬美元。

    裴客多提到,他近期前往2022年戰爭開打就受重創的烏克蘭布查市,一坐在小學地下室的避難所中,1名年僅14歲的男孩正在組裝自動步槍,另一名則學習如何進行急救,「這就是烏克蘭的現實」,而這樣的處境在2014年克里米亞戰爭後就展開,並在2022年後成為日常。

    裴客多另外前往一間位於基輔、曾於去年7月遭到導彈攻擊的兒童醫院,他們面臨醫療資源短缺的困境,從口罩到手套等基本防護設備都極度匱乏。因此這次由台灣捐贈的100萬片口罩,無疑將成為對他們至關重要的支援,真正挽救生命。

    裴客多表示,「台灣能幫忙,台灣正在幫忙」已不只是口號,而是實際行動的體現。全球許多國家具備援助能力,卻選擇袖手旁觀,而台灣選擇挺身而出,展現了國際責任感,這也是為何愛沙尼亞希望成為台灣更堅定的夥伴。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