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 台灣將有規模7.0以上地震?專家曝50年內發生機率

    2025-08-31 14:28 / 作者 駱肇樑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透露,台灣未來50年內恐有規模7.0以上地震。路透社
    今年全球頻傳6至7級地震,地震專家推斷全世界已進入地震活躍期。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目前地震學對於活躍期沒有相關定義,但台灣未來50年有高達99%機率會發生6.5級以上地震,大於7.0規模的地震機率也有54%,不過不會有8級以上地震。

    地震專家郭鎧紋日前指出,今年2至3月地球處於平靜狀態,然而3月28日緬甸發生地震後,地震活動明顯增加,今年以來全球已發生90起規模6以上地震,規模6至7級地震也相當平凡,顯示全世界已進入地震活躍期,預估未來8級以上地震會很頻繁。

    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以台灣來看,近年較大規模地震確實較多,包括2017年2月11日台南規模5.7地震、2018年2月6日花蓮規模6.2地震、2022年9月17日台東規模6.6地震,當時也認為可能進入地震活躍期。

    吳健富說明,綜觀看來地震無法預測,只能從斷層破裂長度預估地震規模及未來幾年的錯動機率,「若以台灣來看,未來50年發生規模6.5以上地震機率有99%,大於規模7.0地震機率則有54%,由於台灣陸上斷層長度不夠,因此不會有規模8以上地震。」

    吳健富也指出,台灣東邊海域有琉球海溝、南邊有馬尼拉海溝,由於孕震構造長,能累積相關能量,若發生錯動就容易產生大規模地震,同時伴隨海嘯。

    針對地震警報,吳健富解釋,目前若地震震央位於陸上,大約7至8秒就能發布國家級警報,不過若發生在外海就需15秒左右,導致民眾已經感受到地震了才收到警報;目前氣象署已在東邊海域健治海纜,同時也希望從恆春一帶建置,能多設一站就能多爭取一點時間。
    駱肇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