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南韓釜山舉行會談後,2人步出會場時,川普靠向習近平的耳邊說話。美聯社
全球矚目的川習會落幕,美學者分析,雙方同意撤回部分報復性措施,使雙邊關係回到9月之前的狀態,形成「脆弱的」貿易戰休兵;中國無疑將維持對稀土開採、加工及提煉的控制權,必要時將再次動用這項「武器」。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雙邊會。川習會前,美中貿易戰再度出現升溫跡象,美國宣布新一波科技相關出口管制,中國則祭出大規模稀土出口管制回應。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昨天撰文指出,川習會後,美中雙方撤回了過去2個月以牙還牙的報復性措施,使雙邊關係回到9月前的狀態,形成一場「脆弱的」貿易戰休兵。
她寫道,就美國而言,會談成果包括中方承諾向美採購農產品及阿拉斯加的石油、天然氣,加強合作處理芬太尼(fentanyl)問題,北京也承諾完成短影音平台TikTok的最終協議,同意暫停稀土礦產出口管制新措施一年。
稀土對於製造各類民用與軍用高科技產品至關重要,包括智慧型手機、電動車、戰機、潛艦及雷射設備。
葛來儀指出,中國也獲得美方一些讓步,包括同意將與芬太尼相關的20%關稅減半,暫停對半導體、物流與造船業的301條款調查,採取措施允許中國對美投資等。
葛來儀分析,中方可能會認為,他們「以升級換降級」的策略奏效,藉由展現其對大部分稀土礦產與磁鐵的掌控,北京迫使美中重新回到約6週前在西班牙馬德里談判時達成的協議。「中國無疑將企圖維持對稀土開採、加工及提煉的控制權,必要時將再次動用這項『武器』」,以提醒美國及其他國家在這方面的脆弱依賴。
她認為,這次貿易戰休兵為美中雙方提供一些喘息空間,可能暫時穩定雙邊關係,但美中在許多領域的激烈競爭仍將持續,包括創新與科技應用領域。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表示,中方無法持續將關鍵礦產當脅迫工具利用,美方有足以抵銷衝擊的手段。中國在稀土領域對美國的影響力,估計最多只能持續12至2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