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14:45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7月燈號持續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38.2分,為今年的第5顆黃藍燈,為新冠疫情後的最窘狀態。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正式進入下半年,家庭出遊的暑假階段、颱風帶來的不穩定氣侯、民俗月,以及對等關稅政策陸續登場,利空接力讓建商保守以對。
2025-08-14 14:03
住宅買氣遲滯、商用不動產履現佳績!根據房仲業者統計,2025年上半年台北市屋齡5年內的新型商辦交易,總計有40件、總銷近50億,其中內湖區有16件交易居全市之冠,為新商辦交易熱區。專家分析,企業購置新型商辦有三大優勢,包括硬體規格升級、商辦小宅化、交通便利性等,可彰顯品牌形象優勢,且未來價格具有支撐力。
2025-08-14 13:37
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今年上半年房市買氣重返10年前。房仲業者彙整六都資料統計,2025年上半年家戶購屋比僅1.4%,換算每百戶中僅有1.4戶買房,追平2016年以來最低紀錄。專家分析,這一波政府打炒房,又有限貸風波延續,使得自住與置產買盤皆冷靜不少。
2025-08-13 16:26
打炒房打掉買氣,交屋潮來不及煞車?根據內政部資料,近年來國內完工取得使用執照的住宅數量逐年上升,從2021年的住宅使照宅數約10萬戶左右,至2024年來到近14萬戶,今年上半年又有近7萬戶的新成屋報到,合計近五年來,全國共有54.3萬戶的新成屋完工,又以台中市獨佔約10萬戶最可觀。
2025-08-13 16:04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第4季全台待售新成屋住宅數量高達11萬1085宅,首度突破11萬宅大關,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觀察六都各行政區的待售新成屋數量,桃園市龜山區以4737宅居冠,依序為台中市北屯區4446宅、桃園市中壢區3930宅、新北市板橋區3526宅、桃園市桃園區3370宅。專家指出,餘屋較多的區域多為重劃區且推案量大區域,隨著房市有感降溫,這些地區的新成屋賣壓相應加重,未來房市走勢需密切關注。
2025-08-12 14:04
最大交屋潮來襲,全台購屋貸款排隊情況恐加劇。房仲業者彙整內政部資料,統計2025年上半年核發住宅使用執照狀況,住宅使照核發量近7萬宅,創下2006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歷史新高。專家分析,上半年使照量大增,與疫情期間全台推案量大幅增加有關,而此波交屋潮強碰限貸風波,購屋者需留意財務狀況以免違約。
2025-08-06 20:19
名嘴李正皓在2023年間於政論節目及臉書上爆料,新竹市長高虹安(停職中)和建商有對價關係,因而違法介入寡婦樓、昇益等都更案及重啟水源重劃案,新竹市府和高虹安提告求償100萬,一審判李正皓免賠。高虹安放棄上訴,新竹市府續拚二審求償50萬,高院認為李正皓是對公益之事做適當評論,今駁回上訴,李正皓維持免賠。仍可上訴。
2025-08-05 15:33
近期邁入大量交屋潮,各地空屋情況逐漸湧現,觀察內政部統計,盤點七都2024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資料,其中,高雄市有12.3萬宅,較去年同期增加1.1萬宅,為七大都會區中增加數量最多;而桃園市中壢區達1.8萬宅位居七都之冠。賴志昶分析,自疫情後房市多頭的建商推案多集中於近期交屋,近年來最大交屋潮適逢房市急凍,令有重劃區議題的縣市出現大量空屋。
2025-08-04 16:09
根據內政部最新低度用電統計資料,新北市過去一年待售新成屋數量增加175戶,2024年第4季新北市待售新成屋數量大致較前一年度的同期持平,不過,區域間卻出現明顯變化,淡水區表現亮眼,待售新成屋數量從2023年第4季的3331戶大幅下降至2090戶,年減1241戶。專家認為,當地房市去化速度加快,可能與淡江大橋興建計畫順利與淡海房價CP值高吸引民眾入住有關。
2025-08-04 15:00
面對高房價,想成為有殼一族,多半得雙薪家庭才有機會,一般以25至35坪為最宜居房型。房仲業者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統計,今年首季六都25至35坪「家庭宅」交易占比最高的行政區,以新北市鶯歌區的46.4%居冠;台中市冠軍則是大雅區的40.2%;台南市東區、高雄市岡山區也雙雙突破3成,奪下該縣市的第一名寶座;台北市為松山區占比34.1%最高,但購屋門檻卻直逼2500萬元,負擔遠比其他都會區更吃力。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