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10:50
37歲的朱姓女子,曾經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的病患,曾經在臉書上大膽對蘇一峰示愛,由於求愛不成,朱女竟多次在社群媒體上PO文,指控蘇一峰浪費醫療資源、還與黑道掛勾,蘇一峰不堪其擾提出告訴,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定朱女的5次PO文已涉及5個加重誹謗罪,依法提起公訴。
2025-07-01 11:41
面對近期偏鄉醫療現況,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坦言,偏鄉醫療政策有改善空間,政府應該傾聽地方的聲音,好讓醫院可以配合,同時提出「希望偏鄉醫療達到何種照護程度?」等4點問題,盼政府政策能貼近地方需求。
2025-06-30 12:27
護國神山台積電近年來布局全球,海外派駐、差旅、受訓員工人數已逾2,000人,為滿足其多元化健康需求,台積電成立「海外派任員工健康管理小組」;去年健康小組成功協助派駐日本同仁於當地接受治療後復工,今年則將服務範圍延伸至美國及德國廠區,為外派同仁及眷屬的健康管理把關。
2025-06-30 12:22
位於非洲東北部的蘇丹爆發內戰逾兩年,已造成2萬人喪生、1300萬人被迫撤離家園,但在俄烏與中東戰火不斷、國際情勢瞬息萬變的時局中,沒有受到太多重視。美聯社報導,蘇丹目前約半數人口面臨嚴重糧荒,許多民眾除了水煮野草和野生植物以外,幾乎沒有其他食物能止饑。
2025-06-28 12:29
11個醫師團體昨聯合聲明,質疑教育部未與醫界協商,即拍板放寬醫學生招生人數,從1300人擴增至近1600人。教育部強調,醫學生招生名額自民國87年以來依法設有1300人總量上限,歷年從未突破,本次調整屬於校內名額配置改變,並未新增總量,且已獲得衛福部函覆同意;不過,衛福部長邱泰源隨即表示,應「堅守1300人總量原則」,並將與教育部再行協調,盼醫事人力政策與醫學教育同步規劃。
2025-06-27 14:21
《太報》在5月探究偏鄉醫療問題,尤其面對醫護人力短缺的困境。儘管健保針對遠距會診有給付,但會診科別仍然受到限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健保署決定取消科別限制。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7日)表示,未來所有科別都可以進行遠距會診,都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當地專科醫師數量需少於三位,便可啟動遠距會診機制,避免當地專科醫師的資源遭到排擠。
2025-06-27 13:20
台灣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員額為基準,不過教育部於今年6月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一般生,且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更將國防醫學系自總量管制忽略不計,將使醫學生供給逼近1600人。11大醫師團體今(27日)嚴正呼籲教育部應儘速召集衛生福利部與醫界代表共同研商,喊話「韓國殷鑑不遠,台灣不容重蹈覆轍」。
2025-06-26 13:12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6/26)日拍板「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將以台積電為核心帶動先進製程、先進封裝聚落;以美光為核心發展高階記憶體產業鏈;以漢翔為中心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透過結合在地產業特色與資源,以及公共建設均衡佈局,未來中部地區將延續在地發展動能,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製造中心。
2025-06-24 13:50
衛生福利部今(24)日公布最新統計,去年全國家庭暴力通報案件達17萬9107件,較五年前增加近3萬件。通報類型以「親密關係暴力」占比最高;受害者仍以女性為主,高達七成。研究團隊的大數據分析顯示,多數案件在暴力發生後兩年內即被通報,較過去平均七年的大幅縮短,顯示女性求助意識顯著提升。
2025-06-19 10:28
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14年5月1日起,將全球唯一可治療「軟骨發育不全症」的新成分藥品Vosoritide納入全民健保給付。首位受惠者、年僅13歲的許小妹,原本由家長自費800萬元透過專案進口使用該藥治療,治療一年以來,從無法摸到水槽水龍頭,到現在可自行開水洗手,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升。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昨(18)日表示,這項給付政策自114年5月1日起生效,預計每年可嘉惠約72位病童,年度藥費支出約為新台幣5億元,將由罕病專款支應。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