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13:28
高雄市議會國民黨團今(10/7)針對美濃大峽谷等環保爭議砲轟市府失職,諷刺市長陳其邁「只會震怒、甩鍋韓國瑜」,現場送上「震怒丸」與馬頭山土壤,批「有事就推、沒事就吹」。民進黨議員出面護駕引爆藍綠激烈口角,議事一度混亂。
2025-10-05 07:00
審計部查出高市警局罰鍰多年追繳不力,截至113年底仍未收回逾8725萬元,其中交通罰鍰約2825萬元,占逾三成,部分案件甚至懸宕近25年。審計部批評催收延誤、程序鬆散,恐損及政府債權。高市警局表示,已訂定統一作業程序與催收機制,並逐年提升收繳率,未來將加強清理與執行。
2025-10-03 13:22
苗栗昨(2)日發生隨機持刀攻擊事件,48歲邱姓男子砍傷兩名國小學童與一名男子,震驚社會。更令人憤怒的是,邱男十年前曾犯下同樣的隨機殺人案,如今出獄再犯。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李俊宏今(3)日指出,邱男當年經司法精神鑑定並無精神疾病或情緒障礙,因此當時未獲減刑或免刑,「我們要清楚,有的時候有的案子是病人生病造成的,有的案子是病人也是壞人互相影響,有的案子則單純是壞人的行為」。
2025-09-11 11:03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8月燈號依然是衰退的黃藍燈,分數下滑至35.4分,為今年的第6顆黃藍燈,分數是2021年8月以來新低,乃新冠疫情時期後的最差表現。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央行最新理監事會議的結果至為關鍵,若未鬆綁對於銀行房貸業務過度集中的觀察,且持續房市管控政策,恐難有回溫可能性,要見明朗得觀察明年選舉情勢帶來其他利多的可能性。
2025-09-09 14:46
高雄大樹區再爆濫墾疑雲,居民控訴大卡車頻繁進出、監視器重重設防,懷疑有人違法挖土、回填事業廢棄物。高市府則強調,該地(地號603)早於2019年、2020年就依水土保持法裁罰共20萬元並移送司法,已起訴究責,另於今年6月再度查獲違規堆置,依法重罰並持續偵辦,絕不寬貸。
2025-07-31 17:45
立陶宛總理帕魯克斯(Gintautas Paluckas)因涉及多起利益衝突案,要他下台的抗議聲浪與日俱增,31日宣布請辭,在任時間僅7個多月。預料立陶宛內閣稍晚也將總辭。
2025-07-31 13:48
前國民黨考紀會主委、律師葉慶元接受網路節目訪問時,聲稱他有很多同學在高院、最高法院、地方法院,他們提到「民進黨現在很明確的把一些黨性堅強、政黨色彩鮮明的法官調到二審去,甚至在二審的法官調升為審判長,希望去影響所有案件的判決。」這番言論引法界大炸鍋,代表多數基層法官的法官協會今天怒嗆葉慶元,「若拿不出證據,請發揮『在野法曹』的道德勇氣,向法官們道歉。」
2025-07-23 11:19
遭提案罷免的國民黨新北市立委葉元之今(23日)接受中廣「千秋萬事」節目專訪表示,自己被鎖定罷免是因贏得少,只贏對手兩千多票,並稱讚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傅崐萁實力強、辦活動人都非常多,且在地深根久,綠營打傅崐萁因他是總召、有外溢效應。
2025-07-18 21:18
大罷免首波投票即將在7月26日登場,台北市選委會今(7/18)日舉辦公辦電視說明會,罷免立委賴士葆的領銜人張艾安數度哽咽,表示罷免行動源自對國家的關心與對民主的捍衛,強調「有些信念值得流血流淚去爭取」;賴士葆則一一駁斥罷免理由,痛批罷團「不做功課」,更反控罷免行動是民進黨操弄政治的工具。
2025-07-17 16:41
陸委會自4月起陸續要求在台陸配及其子女補繳「除籍證明」,專案已於6月30日截止,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公布,至7月15日累計有6569人補繳、4287人具結、延期或久居國外未能辦理,已經處理了89.4%,至今仍有1290人尚未成功聯繫,不過也有10名陸配選擇放棄台灣身份。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