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10:57
為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明年度中央總預算國防預算將達新台幣9,465億元,佔GDP3.32%。台灣民意基金會今日(11/16)公布最新民調,有49.7%民眾對此表示贊成、39.7%不贊成。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這項發現透露了一個微妙的訊息,就是多數國人願意為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支持2026超高國防預算,顯示賴政府這項新國防政策已擁有可觀民意基礎,但可能遭遇的阻力也不小。
2025-11-15 18:36
由遠景基金會與日本笹川平和財團以及印太安全研究所(IIPS)近日在台北合辦一場美日台三方智庫的兵推,於今天(11/15)結束,據了解,兵推主題以應對中國灰色地帶侵擾行動、並「以演轉戰」為想定,模擬美日台三方採取相應作為,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參與兵推的美國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指出,中共攻台不必然會有日期,但,中共進犯有多種樣態,包括封鎖等脅迫手段,因此美日台必須有全方面的情境想定考量,不管是灰色地帶侵擾、還是直接開火等更具侵略性的行為,都必須預先做好準備。
2025-11-15 16:22
外交部長林佳龍本週二(11/12)出席「台灣外國記者會」(TFCC)座談時直言,「台灣就是台灣」,卻因中國反對和打壓無法正常參與國際組織,林佳龍呼籲國際媒體,避免因爲受到中國壓力而自我審查,應該正常稱呼並看待「台灣」。此外,林佳龍也提醒外媒,明年APEC峰會將由中國主辦,若中國未遵循相關規範,恐削弱APEC以共識決為核心的運作模式,亦將影響峰會整體成效,國際社會應持續關注。
2025-11-13 20:32
台北一名80歲老母殺害長年癱瘓兒的案件近日在網路大量流傳,因法官建議總統賴清德「特赦」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國家人權委員會今(11/13)就此指出,近年多起因照顧壓力失衡而引發的「長照悲歌」,反映弱勢家庭長年承受沉重負擔,凸顯制度缺口與國家責任的重要性。
2025-11-13 09:50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昨天(11/12)與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會面,被解讀是要了解國防預算的態度,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11/13)上午在立法院回應,增加國防預算,不是說單純讓國防預算增加數字,都是基於敵情威脅程度以及防衛作戰能力需要,希望不分朝野都支持國防預算。
2025-11-11 14:47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近期在社群平台轉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備詢內容,並表示:「那種自己伸過來的骯髒頭顱,就應該毫不猶豫斬掉。你們做好覺悟了嗎?」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批評,中國外交人員戰狼般的言行舉止,令人大開眼界,更突顯了他們恣意妄為的霸權心態。
2025-11-08 09:55
副總統蕭美琴歐洲時間7日下午現身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受邀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這是台灣首次以正式成員國身分參與該國際組織會議,具有重大象徵意義。蕭美琴登場後全場議員起立鼓掌,場面熱烈,民進黨立委范雲激動發文:「我見證了歷史的一刻!」
2025-11-07 10:50
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次長提名人韋勒茲-葛林今天表示,他向來支持對台灣提供武器裝備,確保台灣擁有自我防衛所需的裝備;在台美共同生產武器方面,應聚焦複雜度相對較低、且台灣已具備相應人力、生產基礎設施的項目。
2025-11-06 09:33
三度獲得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昨天(11/05)在台北一場論壇上發出警告,無法確定川普是否會保護紐約,更遑論保衛台灣,且川普日前在專訪時也未對是否協防台灣明確說明,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11/06)上午表示,就安全議題而言,台美之間都有共識,我們要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美國不但協助強化我們自我防衛能力,也在印太結合理念相近的共同要來嚇阻中國的理念相近國家,提升我們嚇阻能力,以實力確保和平,這是美國不變的政策方向。
2025-11-05 07:01
美議員關切美國售台岸置魚叉飛彈防禦系統交付進度,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提名人達莫4日表示,國防部正迅速推進,確保台灣能獲得自我防衛所需的能力。他也強調,需要和台、菲等處於對抗中國脅迫前線的國家進行安全合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