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4:19
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經治療症狀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09-09 20:18
在南亞的孟加拉和印度,近期有多起「立百病毒」感染案例,遠在東北亞的南韓已經立百病毒列為第一級傳染病。衛福部疾管署長羅一鈞今天(9/9)在交接典禮上表示,未來不排除將立百病毒列為法定傳染病。對此,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立百病毒是致死率極高的人畜共通傳染病,逼近現今剛果流行的伊波拉病毒,呼籲疾管署要落實他國入境檢疫。
2025-09-09 12:20
南韓疾病管理廳近日宣布,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第一級傳染病。對此,疾管署長羅一鈞今(9)日在交接典禮前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台灣過去已有立百病毒的監測機制,可協助通報與檢驗。若國際疫情出現明顯變化,國內將不排除將立百病毒列入法定傳染病。
2025-09-09 09:11
韓國疾病管理廳昨日(9/8)將「立百病毒感染症」(Nipah Virus Infection)列為一級傳染病,主因是印度、孟加拉出現多起立百病毒感染病例,現在起從這兩國入境韓國的旅客均須完成健康申報。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後,時隔5年再次有新疾病被納入最高級別管理。
2025-09-08 12:17
中國瀋陽師範大學8月31日爆發水污染事件,逾兩千名學生出現腸胃炎症狀,更傳出水龍頭流黑水的影片。校方直至中共9月3日大閱兵後,才於9月4日宣稱是「諾羅病毒」感染,但許多學生表示血液檢測結果是細菌感染。不過遼寧省當局週日(9/7)正式通報定調「諾羅感染」的說法,並稱「發病高峰期」已過。
2025-09-02 15:12
疾管署今(2)日公布,中部地區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病例,均為新生男嬰,分別出生5天及10天,即出現肝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及敗血症。經檢驗確診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其中一名早產男嬰已住院3週仍未出院。
2025-08-28 15:21
七夕情人節前夕,台中一名23歲花美男到醫院泌尿科看診,他害羞地根據醫師指示脫下褲子檢查,醫師一看大驚,花美男的生殖器化膿「幾乎爛一半」,化驗確認是真菌與細菌感染,幸好沒染性病;追問下得知,花美男交了7個女朋友,每次愛愛皆不戴套,認為那是男性恥辱的行為,錯誤的觀念讓醫師嘆為觀止。
2025-08-24 16:07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分享罹患白血病歷程,表示自己非B肝帶原者、健檢數值和作息也正常,尚不知患病原因,目前專心治療。對於血癌引人恐慌,婦產科醫師林禹宏以自身經驗寫一篇衛教文,他推測自己當初罹癌原因,不排除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簡直是慢性自殺」。
2025-08-19 14:30
疾管署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中、南部未滿月嬰兒,目前皆在加護病房治療中。今年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累計10例,其中6例死亡。疾管署提醒,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威脅生命,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2025-08-06 16:04
別再輕視「小」感冒!一般人對流感或COVID-19的印象,大多是喉嚨痛、發燒、咳嗽幾天,不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提到,研究發現這些病毒會讓原本休眠在肺部的乳癌轉移細胞「甦醒」,甚至在短短兩週內形成新的腫瘤病灶,呼籲癌症康復者認真對待每一場病毒感染,做好防護。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