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05:10
美國大聯盟開幕後紐約洋基隊多名球員使用「魚雷球棒」(Torpedo Bat)頻頻開轟,在全球掀起話題,截至台灣時間4月2日全隊累積18發全壘打大聯盟之冠,與密爾瓦基釀酒人的3連戰更是夯出15發全壘打,追平大聯盟紀錄,其中一戰更是狂轟9發全壘打以20:9大勝,也讓「魚雷球棒」話題在全球延燒,近日美媒《CNN》也對這球棒進行了分析報導。
2025-03-19 11:36
2名自去年6月起滯留在太空的美國太空人,今天(3/18)搭乘SpaceX的乘龍號(Crew Dragon)太空船返回地球。媒體指出他們在太空生活9個月,回到地球後身體可能出現許多問題,包括肌肉萎縮、骨密度下降、血管變細、眼球變形、血栓及罹癌的風險增加。
2025-03-18 21:02
由南非營運的一處南極洲科學研究站,傳出內部嚴重衝突事件,據報導科學站的科學家發出求救信,指其中一名成員威脅殺害其他人員。
2025-03-01 10:18
今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不一樣、復古又創新!主辦方GSMA表示,今年,MWC將向互網歷史中的先驅們致敬,這些傾聽未來的科學巨擘,開啟無線電報、人工智慧AI、C航天動力、藍牙傳輸技術,MWC以他們的名字命名四個舞臺,展示他們幫助塑造的技術。從 5G、AI、企業和資料科學到創意技術。
2024-12-19 20:35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今(12/19)日在一場專題演講中表示,我們需要一場綠色革命,透過科技創新維持地球資源的永續開發。他也特別提到,在當前的國際情勢之下,核能對於臺灣的國家能源安全特別重要。
2024-12-17 18:40
國立清華大學今天(12/17)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能源部前部長朱棣文(Steven Chu)以「實現淨零排放之機遇與挑戰」為題,對師生發表演講,並與校長高為元對談。他以鐵達尼快要撞上冰山為喻,表示要從燃煤燃氣轉往淨零碳排還需要時間,但我們已沒有時間可浪費,需集眾人之力,儘速掉轉船頭。他一向主張核能安全,演講中特別展示數據,顯示燃煤造成的死亡人數千倍於核能,核能甚至比風力、水力發電都安全。
2024-12-11 21:58
AI熱潮究竟對人類有何重大突破?或許可以從量子電腦窺知一二,美國科技巨擘谷歌宣布,新一代晶片已成功突破量子運算技術的瓶頸,只要花不到5分鐘就能解決超級難題。相比之下,目前全球運算能力最快的「超級電腦」,同樣難題要花10的25次方年才可能解開,這耗費的時間比宇宙存在還要久!
2024-10-08 21:08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約翰.霍普菲爾(John J. Hopfield)和傑佛瑞.辛頓(Geoffrey E. Hinton)獲得殊榮,他們使用統計物理學的模型發展出方法,讓人工神經網路能夠用於機器學習,帶來突破性的研究與應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0/8)邀請專家分析人工神經網路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兩位得獎者的研究奠定了廣大AI應用的基礎。
2024-10-08 18:38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美國與加拿大學者,表彰他們對於機械學習的貢獻。
2024-09-13 10:48
日本推理小說名家東野圭吾筆下的刑警加賀恭一郎,在演員阿部寬詮釋下形象鮮明、深入人心,「新參者」劇迷一定記得這句名言:「謊言有三種,第一種是為了保護自己,第二種是為了欺騙別人,第三種是為了包庇他人。」睽違10年,加賀恭一郎終於以《你殺了誰》回歸。看到這個書名先別擔心,跟前兩本《X殺了X》不一樣,這次東野不向讀者發出挑戰書,而是讓加賀帶著讀者一起解謎。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