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12:40
曾獨家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USB「小沈1500」的前三立記者馬郁雯,今(11/4)上午在新系大老、前立委段宜康陪同下參拜艋舺龍山寺,並正式宣布投入北市中正萬華市議員選舉,段宜康透露,「我考慮的時間大概只有30秒」,懇求中正萬華選民相信他的眼光,支持馬郁雯。
2025-10-31 16:22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23日發生溢流重創光復鄉,釀19死、5失蹤,數千災民家園重創,花蓮縣長徐榛蔚遭質疑洪災發生前樺加沙颱風來勢洶洶,她卻未在縣府坐鎮跑去韓國參訪,徐榛蔚今(10/31)在議會專案報告時,強調赴韓是有「重要觀光招商」,還稱中央沒有掌握撤離範圍、光復鄉公所沒有完全撤離,讓議員怒批只會甩鍋卸責,對中央緊急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一句感謝都無。
2025-10-25 13:07
第23屆台灣同志遊行今(10/25)天下午登場,由於「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的公關主任日前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表反跨、反免術換證言論,讓誇性別族群的權益再度被關注。發言人「小鯨」表示,他們的立場是要強制手術才能變更身分證性別,是對身體的重大侵害,要防範女性被騷擾或侵害,問題從來都不在免術換證與否。另外,今年遊行碰上連日雨勢,他估計遊行人數約13萬人。
2025-10-24 21:48
第23屆台灣同志遊行明天下午登場,總統賴清德今(10/24)天在臉書發文,今年遊行主題是「超.連結——跨越標籤,理解差異」,當連結變得更真實,就能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傷害,政府會持續努力,讓每個人都能在這塊土地自由生活、自在發光,讓台灣成為更包容與理解的國度。
2025-10-22 21:07
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今(10/22)日在臉書發出強烈呼籲,提醒有宗教信仰的台灣人,近期切勿前往中國,以免因信仰活動遭公安拘禁。羅文嘉指出,過去一年已有多起台灣人因參與宗教聚會或宣講而被捕、遭羈押至今,情況嚴峻。
2025-10-19 07:45
中國社會抗爭事件持續升高,從校園到屋頂皆成抗議現場。「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22年11月創立了「異言網(CDM)」,蒐集自2022年6月至今共蒐集了1萬2331起抗議事件,近期發布的報告指出,學校成為抗議熱點,內容涉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財政緊張及校園安全,而威脅跳樓的高風險抗議形式也日益增多,反映出社會矛盾和民眾不滿的新型表達方式。
2025-10-13 07:00
攸關全台約300萬名租屋族權益的《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簡稱:租賃專法),內政部研議出手修法保障3年租期、限制續約租金漲幅及強化租賃雙方權益保障,消息一出引發房東團體反彈、租屋改革團體也不甘示弱緊急號召連署,支持政府拿出魄力修法。租賃專法怎麼修才能為「租屋遊牧族」減輕痛苦,又能緩和房東焦慮以達雙贏?
2025-10-03 19:40
中華電信工會今(10/3)指控「金門陳姓立委」涉入金門地區員工升遷,嚴重損害職場公平和員工利益,要求公司堅守制度,不受外力干預。外界解讀此人即為國民黨立委陳玉珍。陳玉珍稍早發表4點聲明,強調自己「不是干預,而是為基層發聲」,並直指部分工會幹部「以權謀私、結黨營私」,更痛批相關指控是「不實抹黑」。
2025-09-22 12:48
台中市政府向中央提報115年度台中捷運藍線補助經費42億多元,但行政院僅核定1億6800萬元,大砍96%補助款,引發藍營強烈不滿,今(9/22)日包括楊瓊瓔等5位立委及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北上交通部抗議,要求身為台中隊一員的交通部長陳世凱應積極為台中發聲,給計畫給予補助款,楊瓊瓔並揚言,若未補足,不排除於審查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時退回交通部預算。
2025-09-22 08:00
當上網發文就有萬人響應,還能逼學校改變態度時,誰還想加入投票率不到10%的學生會?爭取開放外食、廢除多元課程、延後上課時間……開學以來,五花八門的學生訴求在網路上引起關注,然而議題爆紅的背後卻還有隱憂?長年耕耘的學生團體憂心,當普遍學生都認為,拿起手機比走進體制倡議、推動會議時有效時,對校園內的民主推動到底是利還是弊?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