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10:52
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物理系組成跨領域團隊,研究果蠅嗅覺與神經的密碼,有別於科學界過去認為果蠅大腦內的神經連結是隨機的,清大研究發現除了隨機連結之外,也有專門處理更重要訊息的「專線」,分工精密且高效,這項研究最近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前緣》,不僅為未來腦科學與AI人工智慧的交叉應用開啟新方向,更可望為治療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提供新的線索。
2025-08-06 09:18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爆發教授把持特教生資源的離譜事件,《鏡週刊》報導,特教中心主任蔡絢麗以台積電工讀名額作為控制特教生的工具,要求學生必須將2萬元的工讀費回捐1萬元,還把27名特教生當成免費勞工使喚,特教生或家長如果拒絕回捐,蔡絢麗就會要求學生假日幫她做事,有學生拒絕後遭蔡絢麗痛罵,最後出現脫序行為,送醫後診斷出罹患憂鬱症,須長期治療。
2025-08-05 22:42
衛福部疾管署今(6/5)日將中國廣東省列入黃色國際旅遊疫情警示區域。陸委會提醒,民眾宜慎重考慮是否前往中國大陸,國人赴當地應特別注意旅遊健康安全,做好防蚊措施,加強自我健康照護並保持警覺。
2025-08-05 16:03
梅毒、淋病等性病感染近年明顯增加。亞東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楊家瑞近日就收治一名30歲男性患者,長期透過網路尋求一夜情刺激,但個人衛生極差,排尿後習慣直接用手揉眼。直到出現排尿疼痛、眼部分泌物大量流出才就醫,確診為「淋病合併淋病性結膜炎」;還有一名年輕女性頭痛、掉髮慘住院,才知道男友在外偷吃惹禍上身,害慘女友染「梅毒上腦」。
2025-08-05 15:53
近日因西南氣流帶來豪大雨,造成多處積淹水,高市府衛生局今(8/5)公布新增2類鼻疽病例「皆有污水污泥接觸史及慢性病史」,提醒民眾,雨後應主動清理環境,同時做好個人防護,以降低類鼻疽、腸道傳染病感染病風險。
2025-08-05 14:41
疾病管制署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10多歲外國籍男性,今年7月上旬曾前往西非多哥共和國,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且自述於當地曾被蚊子叮咬。7月28日入境臺灣前即出現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及呼吸喘等症狀,入境後因症狀未改善2度至診所就醫,後由診所轉醫院急診,於8月1日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惡性瘧,個案目前住院治療中。
2025-08-05 14:27
近日豪雨造成多處積水淹水,疾病管制署今(5)日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易因接觸汙水、汙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造成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腸道傳染病及登革熱等傳染病疫情;籲請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落實「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防疫三步驟,遠離傳染病。
2025-08-05 14:13
國際屈公病疫情持續加劇,全球今年已累計逾25萬例病例,疾病管制署今(5)日宣布,提升中國廣東省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警示(Alert)」,以及提升肯亞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一級「注意(Watch)」。
2025-08-05 13:51
江蕙原定8月8日起在台北小巨蛋舉辦「無.有」演唱會,一路舉辦至9月1日,共計15場演出,不料她日前結束高雄場的演出後返抵台北後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就醫後確認為感染流感病毒,為了要呈現更好的聲音狀態,經多方協調後,原定8月8日、9日2場演出將延期至8月17日及8月24日,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動,造成大家的不便,她深感抱歉,並誠摯向所有歌迷致上歉意。
2025-08-05 11:43
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疾病管制署昨(4)日宣布,將該地區屈公病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自第一級「注意(Watch)」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赴當地應加強防蚊措施。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