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12:39
臺北醫學大學今(20)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發病與死亡風險,在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是高風險群。且值得注意的是,若以區域來看,亞洲族群更容易容到極端氣候影響。
2025-10-16 14:37
隨著秋冬到來,呼吸道疾病也拉警報。除了流感與新冠肺炎之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嬰幼兒的健康影響也不容小覷。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今(16)日提醒,一歲以下的嬰兒染病,相對於流感的重症與死亡風險,恐分別激增16倍、5倍,未來氣喘的風險還會增加3倍之多,應該盡力避免2歲前的RSV感染。
2025-10-02 14:36
國衛院團隊分析,2020至2022年間34個國家的防疫表現與「超額死亡」之間的關係,發現疫情初期政府果斷採取嚴格防控措施,能帶來長期益處,有效降低傳播與死亡,亦指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疫情期間往往是被忽視的族群,若常規醫療服務受到影響,將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2025-10-01 15:56
疾管署今(1)日舉辦114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開打「左流右新 健康安心」記者會,特別邀請三金得主蔡振南擔任防疫大使,與衛福部長石崇良現場「十指緊扣」接種疫苗,圖中醫護人員在幫蔡打疫苗時,石崇良笑稱蔡「握得很用力」。
2025-09-30 14:13
中秋連假將近,民眾交流往來機會增加,疾管署今(30)日呼籲,建議符合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資格民眾儘速安排接種,並注意個人衛生及飲食安全,落實正確勤洗手、有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以降低呼吸道及腸道傳染病感染或傳播的風險。
2025-09-21 07:10
大腸癌長期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前三名,且有年輕化趨勢。專家提醒,糞便潛血是初步偵測腸道異常的簡單利器。國健署自今年元旦亦擴大腸癌篩檢服務對象為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者(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因此呼籲,前次篩檢結果為陰性之民眾,仍每2年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
2025-09-16 15:30
流感又要來了!疾管署今(16)日預估,預估本週流感會進入流行期,呼籲民眾儘早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以增強保護力、預防重症,同時提醒落實手部衛生與呼吸道禮節。
2025-08-20 16:24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截至今年8月,2025上半年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量已是兩年前同期的2倍,且夏季全國呼吸道病原體檢出資料中,流感病毒陽性佔比20%,防護措施不能只侷限在冬季。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分析,今年「殺傷力」較強的A型流感H3N2病毒株恐回歸與H1N1病毒株雙重流行,重症死亡風險將加劇,進一步強調疫苗預防是高風險族群的首要措施。
2025-08-18 15:31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流感已不再只是季節性病毒,而是可能引爆重症、癱瘓家庭的「難預測健康風險」。隨著高齡與共病人口逐年上升,一場流感,可能導致整個家庭陷入照護與醫療壓力的風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18)日舉辦流感衛教記者會,出席記者會的柔道國手楊勇緯也透露曾在比賽途中因病喘不過氣,提醒民眾一旦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不適症狀,就應立即關注並及早就醫。
2025-08-15 11:45
颱風、大雨過後,土壤及泥水中的病源菌易暴露在地面,高雄市歷經多次強風豪雨,截至8/13累計通報確診30例類鼻疽個案。高雄市衛生局資料顯示,風災後累計有3例類鼻疽死亡個案,其中2例(66%)具慢性病史,1例則是長期自行到山上取用山泉水導致。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