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09:02
美國總統川普週日談到輝達最先進Blackwell晶片遙遙領先他人,還說自己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一天到晚」會面。黃仁勳週日也在一場最新訪談中盛讚川普成功將AI先進製造業帶回美國,並點名台積電、鴻海、緯創等台廠是美國「了不起的夥伴」。
2025-10-30 15:33
來自斯洛維尼亞的攀岩運動員 Domen Škofic近日成功完成史上首次的空中攀岩「Red Bull Plane Climb」挑戰,他在奧地利 2,500公尺高空,以近100km/h時速,征服 Red Bull Blanix 滑翔機機翼機身下方,特別打造空中攀登路線,完成瘋狂冒險壯舉。
2025-10-18 16:58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今(18)日清晨6時32分於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這是該系列的第二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也是旭海場自2022年啟用以來的第10次科研火箭發射,象徵台灣在太空技術與學研自主研發上再邁一大步。
2025-10-18 07:10
「智慧機器人」被納入AI新十大建設中的3大關鍵技術產業,與矽光子、量子2大產業共同打造新護國群山。目前機器人已被應用於製造業、物流業、餐飲業,未來可能百工百業、日常生活都需要智慧機器人,來減輕人類生活或工作上的負擔,甚至完成人類無法解決的事。而台灣智慧機器人供應鏈囊括上游元件業者、中游整機業者,以及下游應用端,已組成合縱聯盟,可望提升台灣在智慧機器人領域的競爭力。
2025-10-10 09:20
雙十節慶將至,各駐外館處相繼舉辦國慶活動,位於南印度的清奈辦事處昨(10/9)日晚間舉辦國慶酒會,距離清奈超過500公里的南方州(Andhra Pradesh)聯邦國會下議員德瓦拉亞魯(Lavu Sri Krishna Devarayalu)專程出席,彰顯印度南部對台灣的重視。
2025-09-13 08:40
全球都想趕上人工智慧(AI)帶來的新一波科技浪潮,年輕世代紛紛勇敢創業,不只是為了財富,更是為了追求成就感。他們與年長的世代價值觀也大不相同,重視創業的機遇勝於文憑。
2025-08-19 16:15
日前由百位跨系所學者所發起的「反對核三重啟,穩健能源轉型—學術界不同意第21號公投案」聲明連署,短短12天內已號召530位來自全國不同系所、研究機構的學者加入連署,名單橫跨文理領域,包括2位中研院院士廖運範、林明璋,且仍在增加中。學者們共同指出,基於核能安全、世代不正義、核電經濟效益低、核電拖累產業競爭力、核電非空污解方、核電不具能源韌性以及區域不正義等七大理由,呼籲台灣公民在8/23「核三重啟」公投中,投下不同意票。
2025-08-07 15:40
核三延役公投將在8月23日舉行,來自超過100個學校系所,包括中研院院士廖運範、台大教授陳炳輝、成大教授謝奇璋及政大教授黃厚銘等重量級學者今天(8/7)發起連署,強調在核安成虞、核廢可能往弱勢原民部落或偏鄉去的情況下,呼籲社會大眾投下不同意票。
2025-07-24 18:10
臨近726罷免投票日,社群串連「百工百業挺罷免」持續發酵,學界也出現表態聲浪。台大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炳煇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公開挺罷免,底下出現一名自稱台大學生的網友留言抗議「原本下學期要修您的課,但還是算了」,沒想到卻被另一位教授截圖「神回應」,引發網友笑翻熱議。
2025-07-18 14:25
近年來公務人員考試報考人數呈現下滑,甚至出現錄取不足的情況,考選部長劉孟奇近日接受《自由時報》「官我什麼事」專訪時坦言,少子女化加上民間攬才競爭力強,報考人數確實在下降,但錄取不足的問題「非普遍性」,而是集中在特定技術類科,以土木工程、機械及電力為重災區,三者合計占錄取不足總額之90%。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