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13:22
國內老屋多、地震多的「雙多」現象日益嚴峻,民眾對耐震住宅需求大幅提升,在營建成本居高不下,傳統透過增加鋼筋或水泥磅數來強化結構的方式,會使成本大幅增加。專家分析,近年已導入源自日本的「半剛接耐震系統」,透過「卸震」原理運作,使耐震性能提升至核電廠等級(0.4G),每坪營建成本僅需增加數千元,不僅為都更與危老案提供新選項,以最小成本換取最高居住安全,同時符合建築業追求的 ESG 減碳趨勢。
2025-11-13 11:21
Arm 全新技術 AI 領袖峰會 Arm Unlocked,在上海、首爾、深圳與東京等亞洲科技創新城市的精彩巡迴後,壓軸場於今(13)日在台北盛大舉行。
2025-11-11 11:29
今年前9個月外資累計來台投資額暴增5成,尤其輝達拍板北士科T17及T18,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1/11)日表示,輝達新總部將促使台灣AI產業發展,帶動北市商辦、廠辦市場進入高成長新階段,他預估未來五年「內湖—南港—北投—士林」將形成完整的「科技廊帶」,AI產業的實體空間需求,將使北市商辦市場與住宅商品迎來黃金期。
2025-11-10 11:32
迎接AIoT時代來臨,以開源為基礎的開發者生態成為推動AI創新的關鍵。大聯大控股(3702)旗下詮鼎集團6日攜手創通聯達(Thundercomm)與中科創達(ThunderSoft)舉辦「開放生態與工業實踐技術交流日」,聚焦高通(Qualcomm)平台的開放式AIoT解決方案,探索AI落地應用新方向。
2025-11-08 07:40
國防新創公司安杜里爾工業(Anduril Industries)創辦人拉奇日前展示「鷹眼單兵戰鬥系統」的智能戰鬥頭盔,這項接續美國陸軍的「整合式視覺增強系統」(Integrated Visual Augmentation System,IVAS)」計畫,融合熱顯像/夜視、電磁訊號偵測、分享來自無人機等戰場資訊等功能,給予地面部隊士兵「超級感知能力」,甚至能「看穿」障礙物後面的敵軍,簡直是像打第一人稱射擊遊戲(FPS)「開外掛」一樣。
2025-11-05 08:41
少子化持續發酵,教育部《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顯示,大學一年級新生人數將平均每年減少約 3,500 人,預估在 114 學年跌破 20 萬人,並於 129 學年降至僅剩 14.6 萬人。同時,大專院校畢業生數也將逐年減少,至 129 學年時僅剩約 22.4 萬人,較 20 年前銳減逾 8 萬人。
2025-10-28 20:14
美國總統川普訪問日本,週二(28日)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簽署貿易與稀金屬合作協議,高市早苗並重申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的承諾。根據日本外交部週二發出的公告,目前的日美合作投資案,總金額已逼近4000億美元,其中最大的項目是核能發電合作。
2025-10-26 12:54
北台灣連日豪大雨,造成北部部分地區累積雨量達到驚人1000毫米,也造成許多山區地段坍方,新北市新店錦秀社區昨天(10/25)凌晨出現擋土牆整片崩落,所幸及早預警已經撤離逾百人,無人員傷亡。對此,新北市議員黃心華表示,該牆體3年前早有裂痕警訊,還好社區自費進行監測,這一回才保住上百人性命,也呼籲市府應該協助全市上千處老舊山坡社區,進行相關監測,以保護市民生命安全。
2025-10-22 11:46
全球金融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快速輪動,從科技股的狂熱到價值股的復甦,再到能源與原物料的急漲,兆豐投信透過一籃子ETF組合打出快、狠、準「戰術性資產配置」,40%股、50%債和,以及10%另類資產,有效及時攻守兼備。
2025-10-18 16:58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今(18)日清晨6時32分於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這是該系列的第二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也是旭海場自2022年啟用以來的第10次科研火箭發射,象徵台灣在太空技術與學研自主研發上再邁一大步。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