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08:20
主計總處統計,2024年我國非典型工作者80.4萬人,只有12.9%想改做「全時、正式工作」,15至24歲年輕人想轉正職比例更低約僅1萬人,其中,有一些年輕人是因為追求自主性,且薪資收入與正職差距不大,甚至更好,但也有許多是就業困難的弱勢青年,需要更多關注與資源協助。《太報》透過非典工作青年專題,深入探討現況制度問題及未來可努力的策略方向。
2025-11-10 08:10
非典勞動不受制於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看在外人眼裡「想做就做,想休息就躺平,」有高度的自由,還可以將人生志趣變現成金,成為許多青年追逐的潮流,但為什麼還是有人在正職工作與非典就業中不斷「來來回回」?若無視非典就業背後潛藏的血淋淋痛點,是否也落入變相剝削?
2025-11-10 08:00
全台灣如今有19.8萬青年從事打工、兼職、自由業等非典型工作,其中有意願轉為正職者不到15%,他們不少是希望追求時間自由,或想追尋自我價值,然而實際上又有多少人真的如願以償?《太報》與關心青年的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藉由訪問第一線的青年心路歷程,與相關專家、學者意見,呈現這條追求自由之路上的各種相貌。
2025-01-18 20:43
公共電視近期備受關注,繼預算刪減爭議之後,第8屆董監事審查會審委名單又成藍綠角力重點。遴選公視董監事的審查委員由立法院依政黨比例推薦,國民黨7人、民進黨7人、民眾黨1人,名單出爐後,藍綠雙方互批,再度開啟戰場。
2024-12-10 08:10
為了解台灣青年的想法,了解所遇到的困境,《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委託皮爾森數據進行「青年生活追求調查」,將分成兩週深入解析報導。本週第一部分是檢視台灣青年(18歲至40歲)之價值觀與生活觀,全面探討台灣青年的人生追求、消費觀念、職場期望。本篇是探討青年的職涯規劃及職場選擇,了解青年工作的渴望與想像。
2024-08-28 08:30
家庭主婦、高齡者、移工是全球各國因應缺工潮的補充人力的三大重點方向。 很多產業缺工就會希望鬆綁移工政策,但也有很多企業導入AI及自動化浪潮,解決缺工難題,《太報》的「台灣缺工調查研究」深入分析民眾的看法,是否該鬆綁移工政策?民眾關注自動化及AI對工作的幫助或影響是什麼?
2024-08-28 08:25
人口結構的改變 台灣社會人口的老人化及少子化,使勞動市場「退多進少」,導致產業缺工,政府除了要鼓勵生育,提高出生率外,如何鼓勵中老年人口重返就業市場也是關鍵。
2024-08-28 08:20
相較其他國家,我國的女性勞參率偏低,尤其是30歲以後一路往下滑,是台灣的女性不想工作,還是在環境中有各種有形或隱形的牆,阻斷了她們的就業機會?
2024-08-28 08:10
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統計,102年統測衛生與護理類考生有3820人,今年僅剩2083人創新低,台灣未來可能沒有護理師,看起來已經不像是危言聳聽;不只是護理師,很多台灣民生消費產業在疫情後至今,也出現長期明顯的缺工,業者都在喊政府要重視解決缺工問題,不然會演變成重大的「國安危機」?
2024-08-28 08:05
一名職場前輩怒責新進後輩「我還是菜鳥時,哪有像你們這樣,主官還在也敢下班?」,這名後輩不發一語,時間到了收拾好東西準時打卡下班。很多人把「缺工」部分原因怪罪在「年輕人不工作」,但是,年輕人不是不工作,而是不同世代,工作價值認知不一樣。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