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1:33
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擴大大腸癌篩檢對象為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實施半年受檢人數突破103萬,較去年同期成長26%,其中女性佔六成、較男性多。國健署長吳昭軍今(7/11)提醒,定期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採檢簡便無痛,有助早發現、早治療,守護腸道健康、降低癌症威脅。
2025-07-03 11:59
大腸癌年輕化趨勢日益明顯,且其發生率在國人癌症中高居第二。台大醫院今(3)日公布最新社區研究結果指出,若將糞便潛血免疫檢查(FIT)篩檢年齡從50歲提前至40至49歲,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發病風險可減少約四分之一,死亡風險更可下降達四成。
2025-06-23 15:06
一名40多歲男子因頭痛、右手無力前往就醫,進行腦部磁振造影及血管攝影檢查,竟發現腦中出現一團類似「煙霧」的影像。他一度以為是「腦霧」,但醫師提醒,這其實是罕見的腦血管疾病「煙霧病」,嚴重者恐危及生命,需高度警覺。
2025-06-14 11:51
天氣悶熱,很多人卻為了省電,捨不得開冷氣。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發文提醒,「悶熱+臭氧=心臟壓力大」,當天氣真的讓人喘不過氣的時候,冷氣不只是「涼快」,而是「讓心臟喘口氣」的工具。尤其是家中有長輩、有慢性病患者時,記得幫忙注意環境是否通風,是否太熱,是否該降溫一下。
2025-04-10 15:33
部分保險業務員為招攬保險,建議家長延後新生兒出生48小時應進行的新生兒篩檢,導致民眾拒檢而延誤診斷,嚴重影響寶寶健康。國民健康署今(10)日發新聞稿提醒新手爸媽「這是錯誤觀念」,呼籲及早讓孩子接受新生兒篩檢,如有健康問題,才能掌握治療黃金期,減少對寶寶的傷害,切勿被不正確的觀念誤導,造成無法挽回之遺憾。
2025-03-04 11:43
近日,華語樂壇知名歌手方大同不幸病逝,這一消息一經傳出,震驚了無數歌迷。網上更有傳聞指出,方大同疑似罹患重度肺部纖維化,儘管其經紀公司未對此消息作出證實,但醫師提醒,肺纖維化的成因多種多樣,若未能及時獲得妥善治療,肺功能惡化的速度可能像失速列車般迅速,並指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一旦發生急性惡化,死亡率甚至可能高達50%以上。
2025-02-22 07:00
中央氣象署預報資料顯示,2月21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部分地區有10度以下低溫發生,台灣腦中風學會提醒流感、氣喘患者需特別注意保暖,否則天氣一冷更容易誘發急性腦中風,民眾外出活動時,應穿著禦寒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保暖。
2025-02-09 07:00
泌尿上皮腫瘤是發生於膀胱的常見癌症,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約三倍,但女性的膀胱癌惡性程度較男性為高。膀胱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吸菸、長期飲用含砷水、膀胱血吸蟲感染、接觸特定藥物代謝物或化學物質(如油漆工人、染料工廠員工)、膀胱放射線接觸等。
2025-01-16 16:23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今(1/16)驚傳因心肌梗塞猝逝,引發外界對心血管健康的高度關注。醫師提醒,天氣寒冷及溫差變化是心臟疾病的重要誘因,建議年滿30歲的民眾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此外,天冷時應注意保暖,並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抽菸、酗酒與過度疲勞。
2025-01-04 00:02
李驥和林志炫合組的「優客李林」1991年以〈認錯〉一炮而紅,1996年突宣布解散,近期李驥以全新專輯《認錯 2025》復出,他上《聚焦2.0》透露曾因視網膜剝離動手術,未料術後照顧不佳再度剝離還險失明,讓他自嘲:「我非常適合上《聚焦2.0》,因為身上很多病痛,今天真的是來認錯的。」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