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08:00
近期全球發生多起大地震,緬甸發生規模8.2強震、巴布亞紐幾內亞出現規模6.9地震,根據日媒統計,今年3月下旬一口氣發生10個地震。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國內因營建成本高漲影響,傳統「剛性抗震」工法,以增加鋼筋、水泥磅數來提升建物耐震性能,若想蓋到媲美核電廠耐震等級,每坪營建成本將大增10萬至20萬元,若師法日本,引進最新一代「半剛接耐震」產品,可讓每坪營建成本僅增加7000元到2萬元。
2025-04-16 15:15
台北市因開發較早,受到時代推移,使得各屋齡住宅的交易占比出現明顯變化,房仲業者比較2015年至2024年間北市不同屋齡帶的交易占比變化,受到高房價和供給少影響,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量在十年間從3278件增加至6294件,增幅高達92%,交易占比也從31.9%擴大至54.7%,成為當前房市交易的主流類型。
2025-04-10 15:14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第4季全國平均買賣屋齡來到29.7年,相比去年同季增加1.9年,創下17年來歷史最高齡!觀察六都,平均買賣屋齡相比去年同季皆同步增加,除了桃園市,其餘五都平均買賣屋齡,均攜手來到史上最高齡,其中,台北市平均買賣屋齡最老、達35.6年,較去年同期又多出2.9年。
2025-04-09 19:11
台北市標誌性建築「台北雙星」將成為北市的第二高樓,也帶動周邊房產的開發進程。房仲業者根據實價登錄資料,位於中正區信陽街的知名「補習街」,有開發商在今年1月時,一口氣購入3棟透天厝,總計砸下約5.3億元,土地共108.61坪;而去年7月,同一開發商才買下鄰近的南陽街2棟透天,總價約3.7億元,鎖定此區開發整合的意味濃厚。
2025-04-01 08:30
緬甸上週發生規模8.2的驚天巨震,不僅災情慘重,遠在千里之外的鄰國「泰國」首都曼谷,也出現多處建物損壞,甚至有1座已「建物封頂」主結構完工的大樓坍塌,讓泰國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對於此次災情,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緬甸出現大地震,但泰國卻出現災情,對台灣有三大重要啟示,一是目前法規要求的建物耐震性是否足夠、二是地質安全不代表不怕地震、三是老屋風險度高,值得國內加以重視。
2025-03-30 07:10
今年度房市重頭戲、329檔期登場,受到去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加上銀行放款依舊緊收,使得整體買氣急凍,即便建商推案總銷金額達8223.2億元、創下歷年次高,但來客數大減、觀望心態濃厚,若央行與金管會加大金檢力度,房市調控依舊,民眾借不到錢購屋,台積宅光環不再,恐將一路冷到928檔期,甚至未來將面臨量縮、價飆的雙重反撲。
2025-03-26 17:59
配合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新制去年7月1日上路,房屋稅由「按月」改「按年」計徵,但若房屋受到重大災害毀損,或者依都更條例、危老條例重建,都符合房屋稅減免條件,該怎麼計稅呢?
2025-03-24 11:37
高雄國賓飯店危老建物容積獎勵高達1142%引發爭議關注,國賓不當容積自救會要求重啟鑑定,高市府曾強調依法申請並無獨創算法,但又急轉彎改請第三方評估;日前台灣省結構工程技師公會鑑定報告認為該建築符合標準,無違誤,自救會今(3/24)批評報告缺乏具體結構數據,要求市府公開報告,市長陳其邁則表示,尊重公正專業評估,市府會嚴格把關。
2025-03-13 18:26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3/13)日主持「中央災害防救會報」,他表示,面對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影響,地震、強颱、強降雨、乾旱等災害發生的頻率及規模,都需提高注意力。卓揆強調「當我們比天災快一步,就能讓損失少一點」,他期勉各部會具體落實每一次整備工作,導入智慧防災及數位轉型,強化國土韌性。
2025-03-04 16:41
在政府持續推動綠建築政策,綠建築核發量創新高,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我國已核發建築物綠建築標章與候選綠建築證書件數高達1150件,相較2022年增加112件、年增10.79%,更是歷年最高,與2014年相比,大幅增加578件、增幅101.05%,超過1倍。專家分析,主要與「綠建築建案需求高」、「綠建築賣價好租金高」、「可爭取容積獎勵」等三大因素有關,估計未來綠建築在大趨勢下,量能將持續攀高。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