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08:00
民眾向立委陳情不稀奇,但有看過這麼可愛的陳情團嗎?小學生帶著簡報關心快時尚帶來的環境負擔、有人呼籲菸蒂不落地,還有人大膽問「可不可以不睡午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張雅琳過去一年收到18個小朋友「陳情」,他們用自己的聲音提醒大人:別忘了孩子也有發言權。
2025-09-12 12:22
針對立法院即將開議的新會期,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9/12)上午主持朝野協商,進行討論,朝野三黨達成共識,定於9/19開議。當天進行審計長審查事宜(公聽會及審查會),9月30日進行審計長人事同意權投票,下午邀請行政院長施政報告並備質詢。各委員會的召集委員於10月1日進行選舉。而10月3日針對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報告並備質詢。
2025-09-08 08:10
許多先進國家在國土空間發展以及規劃體系建構,將景觀計畫視為一種重要的工具,以承載國土規劃過程中環境保護、自然保育以及人文環境維護的任務;在台灣,20多年前政府就要推動「景觀法」,至今仍缺了這一塊國土治理規劃的重要拼圖。
2025-09-06 14:14
外界關注立法院新會期何時開議,立院人士今天表示,由於審計長陳瑞敏任期10月屆滿,立院最遲9月30日要處理人事同意權案,依法院會表決前10日要擬具審查報告,因此9月19日要開全院委員會審查,立法院長韓國瑜近日會召集朝野協商討論開議日。
2025-08-29 17:00
前太流董事長李恒隆為爭取SOGO案經營權,涉嫌行賄前立委蘇震清等4人施壓經濟部,其中以蘇震清收賄2580萬元最多。一審判蘇10年,二審今開庭,蘇為自證這些錢是借款非賄款,強調自己曾接受警界測謊專家李錦明測謊,另委託前調查局測謊專家周潤德複測,希望傳喚周作證;但檢方反對,強調本案是「案發前」就勾串好,況且案發已經過了6到9年,測謊沒有實益,沒必要傳周。
2025-08-27 21:21
台北市交通局今(27日)宣布,位於羅斯福路與基隆路交會口的 公館圓環,將於 9月13日凌晨正式動工拆除,工程內容包含圓環拆除與公車專用地下道填平,並改建為「正交路口」。施工將分兩階段進行,總工期65天,預計11月下旬完工。然而,這項計畫早在3月宣布時就引發爭議,6月議會更決議暫緩,並要求舉辦公聽會蒐集意見,如今市府卻仍決定照原方案執行,引來議員與交通民團齊聲抨擊,批評市府無視民意與專業建議。
2025-08-20 13:21
環境部今(8/20)日召開第37次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會議,審查「高鐵延伸宜蘭計畫」環評初稿。會場外,多個公民團體集結抗議,批評此案以「神話高鐵」掩蓋問題,忽視直鐵方案的可行性,甚至犧牲農田、住家與地方環境。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亦親自到場,直言整份規劃「荒唐」,要求環評停審或退回重審。
2025-08-13 10:04
台灣與美國對等關稅仍在談判階段,「關稅疊加」消息傳出後受到在野黨多次抨擊,並質疑賴清德政府搞黑箱。對此,前國民黨立委許毓仁逆風飛行,13日舉出5點看法,包括民眾應理解「美國川普總統刻意把談判節奏壓縮到極限,讓透明化變得很困難」,且現實就是各國幾乎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呼籲朝野與人民應團結,「政治對立與意識形態爭論,無助於提升談判籌碼。」
2025-08-11 08:00
核電存廢一直是台灣社會爭論不休的議題,今年(2025)5月17日核三廠2號機停機除役,象徵台灣邁入「非核家園」,但3天後立院在藍白優勢人數下通過民眾黨提出的重啟核三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公投,究竟核三該不該重啟,在地民眾是怎麼看?正反意見怎麼說?
2025-08-10 18:48
台灣對等關稅暫訂20%,但近日才傳出採20+N疊加原則,引起輿論大譁;中經院長連賢明今(8/10)表示,他贊成貿易談判讓國內多參與,但川普讓談判很難透明化;像日本就是被帶到橢圓辦公室,川普把對美投資從4千億喊到5500億,還要求馬上打電話給首相做出決定,這過程哪個環節可以再和國內溝通? 要用哪一版協議和國內溝通?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