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8 07:50
台電副總陳銘樹表示,2016年莫蘭蒂颱風吹倒700多支電桿,因應災防需求,台電自2017年起開始逐年編列預算推動電纜地下化;如今,台灣電網地下化占比已高達47.9%,領先美日韓;不過,地下化成本很高,每公里約4,200萬元,約莫是架空電桿的10倍,而且維修困難。
2025-11-06 18:14
主計總處今(11/6)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48%,與9月的1.25%相比略增,已連續六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線,不過,17項重要民生物資的CPI上揚至2.73%,創下20個月新高,其中雞蛋和豬肉價格分別是29個月、20個月的最高漲幅。主計總處官員說明,10月豬肉年增率為9.07%,主要受到疾病、天候和天災影響,導致供給縮減,隨著天候回穩,價格會逐漸回穩,但與非洲豬瘟並無直接關聯。
2025-11-06 12:44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中國憑藉較低的能源成本與寬鬆的監管環境,將在AI競賽中擊敗美國,「中國將贏得AI競賽」。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11/6)日表示,中國的AI晶片效能目前不如輝達,AI晶片與伺服器用電量、水量都非常大,中國電價較低廉可能有優勢,但效能差距存在,短期影響不大。
2025-11-04 11:08
英國《金融時報》今日(11/4)透露,在官方禁止企業採購輝達的人工智慧(AI)晶片後,字節跳動、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科技龍頭的電力成本大幅攀升,而為扶持國內晶片產業,中國政府已提高對部分大型資料中心的補貼力度,使企業的能源支出最多可減少一半。
2025-11-03 08:00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資料顯示,今年前9月,美國居民電價已累計上漲約10%。漲幅最高的地區多為民主黨主導,馬里蘭州、德拉瓦、加利福尼亞等州過去三年電費漲幅達29%。共和黨人正試圖利用選民對電費飆升的不滿情緒,試圖在期中選舉打破民主黨在部分選區的政治主導地位,矛頭直指民主黨推動的綠色能源政策。
2025-11-01 07:40
今年5月以來,國內通膨壓力逐漸緩解,未料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卻為物價投下新變數。政府祭出全國禁宰、禁運15天的措施,全力防堵疫情擴散,但豬肉供應緊縮,從肉品加工廠到知名餐館因「無豬可用」而暫停營業,外界憂心供應吃緊恐推升食品價格。學者認為,豬肉供應減少將產生「替代效應」,推升其他肉品或海鮮價格,雖對CPI影響有限,但關鍵在於能否順利防堵疫情,避免衝擊中南部豬農與下游餐飲業,造成另一波產業「無薪假」。
2025-10-15 16:42
10月13日公布的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由研究科技與經濟「創新式破壞」的三名學者獲得。此時也正值美國經濟看起來是由AI產業獨木支撐的狀況。其中一名諾獎得主警示,若沒有適當的介入調節,我們面臨就業大量消失的「破壞」狀況。
2025-10-10 17:37
總統賴清德今發表國慶文告,內容遭揶揄格局不足。藍委許宇甄批,賴演說充滿豪言壯語,卻欠缺誠實面對現實勇氣。藍委李彥秀也酸,賴談話像行政院長「施政報告」,「喊話有餘,擘劃不足」、「吹捧有餘,願景不足」。
2025-10-07 17:20
為解決中小企業買不到綠電的問題,經濟部標準局副局長謝翰璋今(7)日正式宣布推出「中小企業平價綠電專案」,第一案由彰濱產業園區標租的光電案場—星崙電業,釋出3成、每年約4,500萬度綠電供中小企業競標。
2025-09-24 14:50
勞動部將於本週五(9/26)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議,討論明年的最低工資調幅,勞團主張,月薪應從目前2萬8590元調升至2萬9734元。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9/24)日表示,「今年的情況比較弔詭」,經濟成長不錯,但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實際很辛苦,政府在電價調幅上有所體諒,僅民生用電漲一點,最低工資漲要慎重考量,如果增底層企業太大的壓力,不見得是太好的事情,呼籲「大家要共體時間」。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