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19:40
大腸癌近年呈年輕化趨勢,國內公費篩檢年齡今年已下修至45歲,但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指出,若將篩檢年齡再提前至40歲,不僅能讓大腸癌發生率下降21%至25%,死亡率更可降低34%至39%。不過,隨之而來的檢測需求恐超出醫療量能,學者建議透過「糞便潛血濃度導向」的精準篩檢策略,將資源集中於高風險族群,以減少過度診療並節省醫療資源。
2025-09-25 14:17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日前裁准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台北市議員應曉薇交保,但須接受科技監控,但電子腳鐶頻頻出現訊號問題。今(9/25)日開庭,審判長表示柯文哲的電子腳鐶已完成更換,若還有訊號問題可能會換成其它設備,應曉薇聞言,忍不住向審判長抱怨,電子腳鐶訊號「真的好強哦」,讓她心臟一直跳、手也一直發抖,非常不舒服,詢問是否能請科控中心調整強度。
2025-09-24 10:54
林口長庚醫院榮獲國際官方認證,成為台灣第一家達文西單孔手術示範與教學中心!一名受重症肌無力困擾的33歲女性,因傳統胸腺切除需鋸胸,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接受治療。直到遇見長庚團隊,才得知僅需一個約3公分小切口,即能以單孔機器人完成胸腺切除。她出院兩天後,便充滿活力地參加最喜愛的韓團演唱會。
2025-09-21 07:10
大腸癌長期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前三名,且有年輕化趨勢。專家提醒,糞便潛血是初步偵測腸道異常的簡單利器。國健署自今年元旦亦擴大腸癌篩檢服務對象為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有家族病史者(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大腸癌者)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因此呼籲,前次篩檢結果為陰性之民眾,仍每2年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
2025-09-19 14:20
補教名宋學維(戴然)2014年罹患淋巴癌,多次化療、放療,抗癌成功;豈料,2024年復發,甚至擴散至全身多處臟器與骨髓,直接進入第四期。近日,戴然在臉書分享自己二度抗癌的心情,表示接下來會好好養生,不需要為了成功(別人的眼光)透支自己的生命。
2025-09-19 11:51
台東「超人醫師」徐超斌20年來致力於改善南迴地區的醫療資源不足問題,推動催生「南迴醫院」獲廣大回響,但今(9/19)傳出他凌晨在家病逝,享年58歲,鄉親都十分不捨,感念他對台東偏鄉醫療的付出。
2025-09-17 17:15
「公務員演員」江國賓才剛結束《願望》演出,休息不到1個月又投入《百味人生》,不過進組前,他悄悄動了一場手術,所幸最後確定是良性腫瘤,經切除與清創後無大礙。
2025-09-16 16:25
據南韓媒體今天(9/16)報導,南韓今年8月感染創傷弧菌的病例,較前一個月激增7倍,今年的致死率已達到42%,據悉,感染創傷弧菌的主因,就是吃到不乾淨的海鮮,專家建議,海鮮還是煮過再吃,對人體較安全。
2025-09-16 10:07
「應該只是痔瘡吧?壓⼒⼤才會出⾎啦!」對許多正值事業衝刺期的青壯年來說,⾝體的警訊往往被解讀成「⼩⽑病」,能忍就忍。不料,⼀名 45 歲男⼦血便、糞便不成形⻑達半年,仍堅信只是飲食不當或檢查造成的⼩問題,直到肚⼦痛到難以忍受才就醫,結果⼤腸鏡⼀照,腫瘤幾乎塞住整條腸道,確診⼤腸癌。
2025-09-14 10:29
台中市知名中醫盛唐中醫2020年報出藥物違法添加禁藥硃砂,導致多人鉛中毒,其中國民黨台中市黨部前主委陳明振的妻子也是受害者之一,當時原本罹患乳癌第三期合併淋巴腫瘤的陳妻,前往盛唐中醫就診後意外服下含硃砂的中藥,體內鉛含量一度飆升至95單位,之後病情就每況愈下,最後不幸於12日離世,享壽63歲。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