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18:29
外媒陸續揭露,總統賴清德出訪中南美洲的行程因遭美方拒絕過境紐約而取消。對此,曾於2022年訪台的美國前眾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憂心美國對台政策正朝危險的方向轉變。不過國內學者認為,川普是個非典型的政治領袖,只因過境與否非優先目標,但目前對台灣並沒有明顯轉向。
2025-07-28 11:44
台灣公民團體對在野黨立委發起大罷免行動,7月26日對24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投票全未通過。美國彭博新聞分析,這樣的結果將讓中國和國民黨擁有攻擊賴清德總統的新籌碼,恐加深政治僵局,讓賴總統更難推動強化抵禦中國的防衛政策。
2025-07-27 14:41
24個國民黨區域立委與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落幕,全部遭到否決。台灣勵志協會今(7/27)日舉辦選後國際座談會,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指出,台灣對親中政團的反撲雖未完全成功,但並不代表台灣民意就倒向中國。
2025-07-27 13:56
邱師儀指出,不同網路社群平台的青年民意呈現分歧,在Threads上有一群支持大罷免的青年,但是「Dcard」反綠聲浪壓倒性強大,質疑現下低薪高房價、戰爭風險漸增、利益分配不公的狀況,此次罷免結果顯示後者占優勢。他提醒,美國對台關稅可能在1個月內公布,可能衝擊台灣的產業基層勞工,必須要有更細緻的溝通論述。
2025-07-27 07:55
台灣26日大罷免大失敗,一些西方媒體以「台灣罷免親中立委失敗」下標,但也有媒體使用相對中性的「台灣反對派擊敗大罷免,維持立院多數」這類敘述。其中,《紐約時報》引述專家說法,認為總統賴清德需要反省一下,因為從投票結果來看,賴清德和民進黨「沒有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
2025-07-03 10:16
立法院預計7月25日進行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今(7/3)舉行「行使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及大法官同意權案」公聽會,與會學者呼籲不要同意賴清德所提名的人擔任大法官,以免賴清德結合總統權、行政權、立法權、考試權、監察權、司法權及媒體權,淪為一頭七權合一的憲政野獸,禍害國家;也有學者表示,執政黨不宜再以「反對執政黨」為理由去否定被提名人,將嚴重斲傷司法獨立性。
2025-06-18 14:57
繼台北市長蔣萬安在市長獎頒獎典禮中被國中生「公主抱」,台中市長盧秀燕今(18)頒發市長獎時,后綜高中獲全中運高女鉛球銀牌及鏈球銅牌的張詠閑也一口氣抱起盧秀燕開心合影。
2025-06-15 19:25
台灣許多學生求學時都讀過現代詩《錯誤》,作者知名詩人鄭愁予,晚年旅居美國,不過今天(6/15)傳出辭世消息,根據《鏡週刊》報導,今天家人證實鄭愁予已在美國離世,享壽91歲。
2025-06-14 09:04
《鏡週刊》今(6/14)日報導指出,台中東海大學傳出職場霸凌。餐旅管理學系主任陳錚中遭指控對郭姓女助理教授抹黑造謠,稱她教學不力,經校方調查後認,定郭教學不力檢舉案件不成立。陳錚中則說,只是配合學校調查交出資料,從未檢舉任何人,強調指控子虛烏有,都是有心人士刻意抹黑。
2025-05-26 17:36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共同主辦的「閱讀全壘打」邁入第十年,借書換票活動將於5月28日起跑,今年新增臺南市立圖書館及高雄市立圖書館,達成六都公共圖書館、共計220家分館共襄盛舉,並走入八所大學校園,全年度將贈送中信兄弟棒球隊及新北中信特攻籃球隊總計17,500張主場門票,邀請全民一起「愛閱讀、挺運動」。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