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10:21
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不是越高越好,最新的觀念是,數字太高可能也不好,如果超過90毫克/分升,風險也會上升,甚至和死亡率相關。
2025-08-19 12:39
健保署今(19)日宣布,自9月1日起放寬生物製劑PCSK9血脂調節劑給付條件。此類藥物可顯著降低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幅可達5至6成。未來心血管疾病病友經事前審查核准後每次申請核准後使用時間由6個月延長至12個月。預估嘉惠約5,005名病友,挹注年藥費約4.43億元,每人每年約節省11.5萬元。
2025-08-12 16:16
台灣夏天越來越熱、高溫天數也越來越多,而對於開車族來說,常會收到加油站、洗車店的礦泉水,隨手就丟車內,若口渴就拿起來喝。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動作,可能大大危害健康。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塑膠瓶裝水高溫下會釋出雙酚A,除了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外,更可能影響精子、卵子品質,對於生殖系統大有危害。
2025-06-29 05:00
現代生活步調快得像高速列車,外食、久坐、壓力山大就像車窗外呼嘯而過的風景,我們來不及細看,卻正悄悄地在身體裡留下印記。你是不是常常覺得身體沉重、頭腦昏沉,或是情緒悶悶的、動不動就想嘆氣?別輕忽這些小訊號,中醫警告:這可能不是小毛病,而是你的身體正在「發爛」,準備將這些看似無害的「堵塞」累積成未來惱人的慢性病!
2024-05-30 11:27
心臟竟然會罷工!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今(5/30)日分享,一名60多歲高階主管,從來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病史,最近半夜起床上廁所出現短暫昏厥,趕緊前來就醫,安排其進行3天心電圖檢查,發現心搏暫停共80幾次,該現象稱為「房室傳導阻滯」,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
2024-02-27 14:47
國健署今(2/27)召開「預防心梗、三高OUT」記者會,呼籲民眾正視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帶來的健康風險,國健署吳昭軍署長提出「控脂4招」,包括定期健康檢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改善血脂異常,提醒民眾多加留意,找回健康。
2023-12-13 15:35
據國健署今(12/12)日最新111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發現家庭二手菸暴露率上升至28.9%,較109年27.1%及107年21.1%持續攀升,是現代家庭一大警訊;小兒科醫師陳木榮提醒,菸害分成一手、二手、三手,三手菸危害比你我想像嚴重,會附著在毛髮、皮膚、衣服、傢俱等,存在時間可能長達半年,影響家中孕婦、嬰幼兒及毛孩健康。
2023-11-19 10:40
氣溫驟降,衛福部口腔司司長賴向華今(11/19)凌晨疑因急性心肌梗塞猝逝,享年56歲。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曾在臉書指出,「冷死人了,是真的!」並提醒民眾需多加留意,尤其有冠心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會升高,千萬別忽略冷空氣威力,「冷比熱更可怕,差了4-5倍」
2023-08-22 12:16
「心臟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其中心衰竭更有「心臟癌症」之稱,第四級末期心臟衰竭1年內的致死率高達7成,雖然心臟移植是末期病友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不過每年平均僅有50至70例心臟捐贈,等待換心患者則高達2百多例,等心時程遙遙無期,此時心室輔助器能為病人爭取更多時間,像是李先生2020年因急性心臟衰竭發作,急救裝上暫時性心室輔助器,等待9個月後成功接受心臟移植,出院後狀況穩定,女兒更淚謝三軍總醫院團隊,讓父親在404個日子後終於能回家,並要求父親從此好好呼吸。
2023-07-21 13:49
據衛福部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顯示,與慢性疾病有關的死因占了約6成;國健署提供「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符合35至70歲民眾,輸入高密度膽固醇、腰圍等數值,就能算出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